2022年上半年,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,潤滑油原材料成本隨之上漲,各潤滑油品牌普遍漲價。進入下半年,國際原油價格開啟下降通道,而潤滑油價格仍不降反升。8月24日零時,國內成品油價格再次下調形成“五連降”,引發市場猜想:潤滑油是否會跟隨降價?
從美孚、殼牌、長城等潤滑油大牌廠商的回應,結合產業鏈分析來看,潤滑油近期乃至一段時間內仍然不會降價。
多個潤滑油品牌價格不降反升
8月17日,美孚潤滑油發布產品價格調整通知,宣布自9月1日起,對其品牌潤滑油及潤滑脂產品線價格進行調整,預計平均漲幅為15%,相比之前的調整幅度,這是一個較高的漲幅。事實上,美孚在7月已經進行了兩次價格上調,7月1日起,對其品牌內貿船舶潤滑油產品進行價格調整,漲幅平均不超過10%;7月11日起,對其潤滑油及潤滑脂產品線的價格進行調整,價格上漲8%-10%。雪佛龍品牌宣布,在成本壓力下,為了給客戶持續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及服務,決定從8月15日起進行價格調整,依據不同產品配方及相關成本,漲幅在10%-16%。摩特則推出了分兩個階段實施的漲價計劃,在7月21日進行了一階段價格調整后,又于8月21日起上調部分產品價格。此外,長城潤滑油宣布從8月31日起再次上調工業油、車用油商品銷售價格;嘉實多將從9月1日起上調潤滑油產品價格3%-6%;GS自7月1日起,潤滑油產品價格上漲3%-10%;馬石油自7月1日起,部分乘用車系列潤滑油產品價格上調3%-6%;殼牌7月16日起調整部分潤滑油產品價格,漲幅5%-8%;統一、昆侖等品牌也都發出了漲價通知……
可以看到,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飆升,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逼近每桶140美元。在此壓力下,無論是美孚、殼牌等國際潤滑油品牌,還是長城、昆侖等國內潤滑油品牌,幾十個潤滑油品牌紛紛匯入漲價大潮。雖然進入下半年,國際油價開始走低,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接連下調,但潤滑油市場仍“漲聲一片”,持續普漲局面。
潤滑油產業鏈成本壓力難消
這些潤滑油品牌基本都將新一輪漲價的原因歸結為:由于疫情及國際形勢、化工原料供應緊張、基礎油價格居高不下、添加劑價格持續上升,同時其他生產、運營以及相關進口費用不斷增加影響,使得生產成本不斷上漲。而企業已經采用多種辦法化解壓力,漲價是不得已而為之。